深蓝壁纸上的牛津校徽在电子屏幕亮了又暗,钱虹任驶向目的地牛津大学的航船也即将靠岸。三年里,这个坚定选择投身“理想”而非“实用”的女孩,用实际行动印证了自己的信条——在充满不确定性的迷雾中,唯有热爱能指引人生的航向。
Offer:牛津大学、帝国理工学院、伦敦大学学院、曼彻斯特大学
谈及什么时候想要申请牛津大学的,钱虹任说好像很早就有申请牛津的想法,但也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的。甚至在还不了解牛津化学课程设置的阶段,她就已经对牛津充满了好奇:“我很喜欢牛津大学的logo,用它当了两年的壁纸。那种深沉的蓝色让我感到宁静,好像能在深海中自由呼吸,安静地探索世界。在那里,只有我一个人。凝望着它的时刻我似乎与雷博说的那句‘做最好的自己’共鸣了。”
在专业选择上,钱虹任也有自己的坚持。她觉得,现在社会对理科、经济、工科的“实用性”似乎有很高的期待,因为这些学科可以带来量化的成果,易于转化为产品或经济效益。但钱虹任始终认为:“热爱远远比擅长和实用更重要。”
事实上,在Pre年级,钱虹任其实更擅长经济,但是经济课对她来说更像是“渡劫”一般,所以到As年级的时候她就果断弃了经济:“就业前景虽然重要,但现实是几乎每个学科的失业率都不低。既然如此,那还不如选择一个自己愿意坚持下去的专业。如果选择了不热爱的学科,越学会越痛苦,那就很难心甘情愿地投入时间。“在她看来,努力和擅长固然重要,但热爱决定了高度,也决定了个人体验感。“如果一个专业未来要陪伴我度过大半人生,那应该是化学吧,虽然很难说它是否‘实用’,但它是我喜欢的。”钱虹任如是说。
很多人会把申请看作一场和同伴的赛跑,但钱虹任的申请季里,最难忘的是和好友的并肩同行。
在准备面试的那段时间里,钱虹任和自己的“面试搭子”们每天都在思考以往从没设想过的问题,这也让她越发觉得化学这个学科很有趣。面试前,钱虹任几乎每天都在和自己的好友翟润涵一起学化学,一起模面,也一起分担拿拒信后的情绪。她说:“有一次我拿到了IC医药化学的拒信,刚好她(翟润涵)坐在我后排,我们眼神一对上就笑出来了,我记得那两周我们两个人拿了三封拒信。”
大部分人的申请季都有过崩溃的时候,钱虹任也不例外。她会和朋友们会去操场发泄一通,压力也会随着呐喊倾泻而出。她很感谢有翟润涵,还有Ken这样的“面试搭子”。因为有他们,漫长的申请季添了几分趣味,也少了很多眼泪。
钱虹任说,自己不是那种一直成绩好的人,As的时候也曾看着满当当的安排表学得很痛苦,“甚至晚上还会和室友抱头痛哭”。但哪怕总觉得自己跟不上安排,总是被竞赛老师批评,钱虹任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。被批评了那就更努力地学,竞赛考试前那段时间的晚上,她甚至梦里都在写题。
不过努力从来不是单箭头,面对竞赛题,每每做出来或者想出来一个以前没想过的东西时,钱虹任就会感到很开心,这些快乐的瞬间成为推动她不断向前的动力。无形之中,她的学科基础也变得更扎实,也为A Level的课内学习减负不少。
“我记得教我高数的安然老师说:‘学习意义就是在毕业很多很多年之后,我们可能都忘记课本里的知识了,剩下的就是学习真正带来的影响。’如果申请季,或者说这段高中时光是一本书,那么通过一次次自我探索,我在空白处写下了知识忘记也不会擦掉的注解。而这些注解,我想用‘精彩’一词概括,虽然跌宕起伏,但一路并不孤单;冥冥之中,我与牛津达成了双向选择。”
不学习的时候,钱虹任喜欢校内校外到处走走。伍尔夫说:“每一个瞬间都是未经修剪的枝桠,而我有选择生长的方向。”许是因为这句话,让她对树的姿态总是多些留意。
钱虹任很喜欢在春夏季节漫步在家乡无锡的小路上,抬头是阳光透过树叶的绿色,俯首是落在路面上的圆润光斑,随风摇曳的时候好似波光粼粼的湖面。学校的主干道上树影婆娑,总让她想起在故乡漫步时的感受:
“我拍了很多很多关于这些树的照片。其实他们冬天也很好看,枝桠有不同形状,透过枝丫看天很好玩。”她自谦还是一个摄影“小白”,但是能定格下自己最喜欢的瞬间已是足够。毕竟,“创造一个属于自己视角的世界”是一件既浪漫又幸福的事。”
休息的时候,钱虹任喜欢去记录日常的美好。初中时候她喜欢画画,高中虽然忙碌,但她也不忘举起相机,或在写手账的时候画上几笔。她觉得,学习与爱好并不冲突,申请并没有累到“没有时间休息”,只是愿不愿意把时间拿来做让自己开心的事罢了。每当把时间花在这些爱好上时,钱虹任总觉得自己的幸福感就会提升一点,时间流逝的速度也变得慢下来。
在光剑的几年,钱虹任说,她最喜欢学校的一点就是遇到了一群友善的老师和同学。
“大家都很友好,老师也给了我们很多的支持。改文书那段时间,我常去找Benjamin老师,应该不少于有10次哈哈。但他每次都很耐心地听我说完,然后给出建议和鼓励。每一次修改都让我更明确自己想要的表达。”
“Cristy老师经常给我解答问题,虽然她很忙。特别好玩的是,那段时间每次去她办公室几乎都能看到Ken也在问问题。学校还组织学长学姐来帮我们模面,老师也经常给我们模面,光剑真的对我们很好很好!”
“虽然我不在化学培优,但是在化学培优的朋友都对老师们评价很高。当然啦,生物培优也很好很好:)!Vena老师讲课很生动。”
在As暑假,跟着光华剑桥支教团去云南支教的经历让她感触颇深。在那里,她看到了世界的另一面。
从8年级之后钱虹任就一直投身于支教的公益事业,她很喜欢学校组织的这次支教,而过程中的体验也让她受到了史无前例的触动。家访时,当家暴、酗酒、早婚早育等对她来说太过遥远且沉重的问题直接摆在她面前,震惊和痛苦让她难以平复。
她强烈的想要为认知受限的孩子们做一些事。于是,她和伙伴们一起策划了一场关于女性自爱,早孕和羞耻的话题演讲。虽然懵懂,但是孩子们并不麻木。钱虹任发现,有很多小朋友对未来仍有期待,从瞳孔的反射里可以看到他们对世界的热爱与渴望。部分很努力的小朋友收到了光剑家长的资助,帮助他们得以继续接受教育,去做真正想做的事情。她也由衷地为这些孩子感到欣喜,这是“有温度”的礼物。
钱虹任说:“学科就像是海底世界,我们既可以随意游走,也可以目标明确地去探索某种物质,而这个过程的乐趣只有自己才能体验到。所以,坚定地选择自己所热爱的是一件幸福的事,也能免去很多焦虑和内耗。”也许不只是学科,世界上仍有许多沉在海底的未知宝藏,而她手中已有名为“热爱”的罗盘和用“坚定”画好的藏宝图,亟待起航。
光华剑桥2025年6月和7月入学考试报名通道已开启